移动通信的王就是王 ADSS光缆价格
时间:2016-09-22 10:58:08 来源:
毋庸置疑,作为即将到来的通信领域战略制高点,5G已经成为所有主要网络设备厂家的必争之地。在本届通信展上,各大巨头均展出自己的最新5G成果。
尽管一段时间以来经历了业绩增长乏力的非议,再加上几个月前的易帅,业内人士提及爱立信时似乎不用再带着景仰和羡慕的口吻了。但从本届通信展对于5G的展示来看,爱立信再次用各种力透纸背的鲜活展示表明:移动通信的王就是王。ADSS光缆
由于5G包含“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连接物联网”“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等三大典型应用场景,因而非常考验一个厂家的综合实力。爱立信得益于百年来的通信积淀和几十年来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前瞻引领,对这三个典型应用场景为代表的5G技术驾驭得游刃有余,这还只是对其雄厚移动通信实力的以管窥豹。
5G成果不仅领先而且随到随用
不可否认,本届通信展上有多个厂家都展出了5G原型机,但从现场看,爱立信的5G原型机无论是在性能指标、实用化领先程度,还是稳定性方面,均为业界翘楚,并且从设备集成完备度看,爱立信的5G原型机是距离商用距离最短的。ADSS光缆厂家
在爱立信展台上,其5G无线原型机终端有点像底部安装了4个轮子的一个行李箱,但其容量相当于40个LTE载波。现场有两部爱立信5G原型机终端,一部在轨道上来回移动状态中,一部扮演了固定终端的角色。在相同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下,它采用大规模MIMO(massive-MIMO)、多用户MIMO以及大量天线(阵列)的波束赋形技术来提升用户体验。借助波束追踪功能,爱立信5G无线原型机能够追踪终端的位置和运动情况,并且能够实时从多个波束中选出对该终端而言位于最佳方向的一个波束,从而确保优质可靠的连接。该原型机实现超过25Gbps的下行吞吐速率。这是爱立信屡获殊荣的5G无线测试床的第2阶段,据悉运营商已对该无线原型机进行了外场现网试验。
如今,用5G技术成果反哺商用中的4G网络已经成为业界一个重要趋势,也就是说,5G的创新成果,成熟一项,就往眼下商用的4G网络中用插件方式引进一项。爱立信5G插件是创新产品,为当今的蜂窝网带来了重要的5G技术理念。爱立信5G插件包括:大规模MIMO插件、多用户MIMO插件、RAN虚拟化插件、智能连接插件、降低延时插件等。爱立信5G插件于2016开始为运营商提供试用版,并将于2017年开始投入商用网络,将推动5G接入网的快速演进以及5G服务的成功实施。ADSS
5G高带宽与低时延完美结合虚拟现实自动驾驶
由于5G核心网要同时服务“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连接物联网”“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等三种典型应用场景,而这三种应用场景的各项性能指标对于核心网的要求相差甚远,5G大规模商用以后核心网不可能据此重复建设三张,因而必须用逻辑切片技术将5G核心网至少切为三片,在相同的网络硬件上划分不同的逻辑单元,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
此次爱立信在现场演示了端到端的5G网络切片能力、网络切片生命周期的管理与协同,以及网络切片的选择与部署,将所需的网络资源灵活动态地在全网中面向不同的需求进行分配及能力释放,动态优化网络连接、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益。而在现场,爱立信携手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及中山大学现场演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车辆的自动驾驶与远程遥控驾驶的完美结合,才真正展示了爱立信核心网切片技术的实力。
在北京通信展现场,爱立信工程师分别展示了在自动驾驶和远程遥控驾驶模式下车辆在不同场景中的行驶。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演示一辆位于2200公里外中山大学校园内的汽车进行自动寻线和避让障碍物等,而在北京展厅的参观者,可以通过两个屏幕分别从司机视角和车外视角观看汽车的行进。
切换到远程遥控驾驶模式下,在北京展厅的“驾驶员”通过VR眼镜和操作方向盘进行远程遥控驾驶,现场的参观者依然可以通过两个屏幕从驾驶员视角和车外视角观看汽车的行进;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另外一副VR眼镜,体验现场“驾驶员”眼前的世界。ADSS光缆厂家
该次演示的远程遥控驾驶基于爱立信5G网络切片技术,是未来5G网络的应用场景之一。未来5G网络投入大规模商用后,远程遥控驾驶将在工业和公共事业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前景。例如,在化学品泄漏或驾驶员突发急病等危险场景中,远程遥控驾驶可以进一步保障人员和车辆的安全。在农林矿业等偏远操作区,远程遥控操作还将减少驾驶员往返操作区的时间,给生产效率很大的提升空间。ADSS光缆
据现场工程师介绍,这个基于真实车辆和道路的5G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既要求5G传送的高带宽(VR),也要求传送的低时延,考虑到两地相隔2200公里的光纤传送大约有50ms左右的时延,现场总共时延控制在60ms左右已经相当不易。这就好比要求一个运动员,既要100米领先,也要马拉松夺冠,这是非常非常难完成的任务。
云机器人和无人机再次验证5G低时延实力
在本届展会中,爱立信还展示了一个通过5G云平台进行平衡控制的机器人。平衡控制在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领域都是一个非常挑战的技术领域,因为它对传感数据采集及指令的发送要求非常精准。在5G网络的超低迟延特性的保障下,对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就有可能放在云端,既保证了控制效果又大幅降低了成本,使得进一步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记者看到,在现场,工程师如果将两轮的5G机器人时延控制在14ms以下时,机器人能够随时调整重心,稳稳地站着,当不断加大时延超过40ms后,机器人摇摆幅度越来越大,终于倒下。
无人机网络将会是未来5G战场的一个关键应用,在本届展会上爱立信呈现了5G无人机技术上的突破。爱立信与中国移动江苏无锡分公司合作在无锡进行了5G无人机试验,该试验是国家科技重大5G专项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第一例无人机在运营商蜂窝网络上通过5G技术的验证。在试验中,一架无人机连接到概念型5G蜂窝网基站上,演示不同飞行高度。试验表明端到端的延迟从LTE网络中50ms降低到15ms的可能性。相比之下,OTT方案相对端到端延迟可能会高出很多,并且不能保证网络性能,而极小的网络延迟是5G无人机成功实施的关键。此外,无人机邻近基站小区切换,以及与正常商业手机用户分享也都在这次试验中得到验证,充分证明了该用例的商业可实践性。
从此次北京展上展出的5G各个创新成果来看,爱立信的5G技术无论在领先性、实用性、可靠性均为业界最高水平,这进一步验证了爱立信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雄厚底蕴以及多年来用于前瞻探索的创新精神的确是业界无与伦比的。尽管当下处于业务架构的积极调整中,但是爱立信在ICT行业的领导力并没有丝毫削弱,相反,即将到来的5G时代将是爱立信厚积薄发大放异彩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