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QQ  |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新闻中心

纵论联通随意打的诸多利弊与最终成效

时间:2016-10-09 11:07:17 来源:

       随意打一经推出就备受争议,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在通管局叫停令发出后,这场有关随意打利弊的论战被推向高潮。如此随意无限之举,是不是有元气大伤的隐患?杀敌一百,自损三千,是破釜沉舟还是自掘坟墓?adss光缆厂家
       而表示支持赞同的声音也不在少数,弱势运营商要寻出路,这招犹如田忌赛马的招数有绝对胜算,拿自己1/3的营收与对手95%的营收火拼,不论输赢都划算。
随意打,打在了谁的心上?企业营收,员工福利还是整个语音生态系统?如果就此“随意”下去,结局又将如何?目前看来,停还是不停有点扑朔迷离,通管局似乎干涉不了这场较量,后续会否有跟进者还不得而知。如果较量持续,消费者自然乐得合不拢嘴,而在这场用户争夺战背后,又需要消耗多少粮草?adss光缆厂家
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本期家园力量,来观摩数位网友留下的声音,感受坛子里逐渐升温并伴有延续之势的讨论氛围。围观网友可以继续讨论,后续精彩观点,家园将会继续收录。
》》》被逼无奈的下下策
       浙江联通在当地属弱势运营商,面对饱和的市场份额,出此下策能否真正解决问题?adss光缆厂家
网友八公山石头:联通成长不易
       YD是在完全垄断的市场格局下成长起来的胖小子,电信更是在垄断几十年完全积累的莽汉。而联通自诞生之日起犹如童养媳般几经折腾,光是不断的企业融合就折腾了多少年,搞个CDMA又是折腾七、八年。运营商的员工待遇都毫无疑问的联通垫底。浙江联通的此举是压抑已久的一次爆发,是破釜沉舟,是吃螃蟹第一人。这一次无疑是打了通管局的脸,多年的市场监管不利也是导致此次爆发的主要原因。更多

      网友从莫尔斯到宽带:弱势的无奈之招
这个“随意打”就是中联通自己在盈利上没招术了,在2012年也要拉着另两家的利润下滑。在浙江省联通是弱势,弱势运营商网络不上客、在网率低。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市场的饱和程度触到市场需求上限了,说明此类通信网络建设出现了产能过剩;浙江联通的“随意打”说明在三家运营商的市场份额竞争中,失控现象极具恶化。中联通管理层失控、省行业主管部门失控、工信部失控。查看更多

     网友huawli:目前没有更好的破解方法
对于中移动的V网、校园短号、校讯通这一类,依仗于垄断的庞大的用户群,目前并没有更好的破解方法。除非工信部、教育部出规定,异网也可以加入校园短号、校讯通,并且V网仅限于3-5人。否则只有让中移动再建8年的TD-SCDMA了。

     网友coffcat:争取用户最重要
    联通使用千元智能机已经开发了一批有数据需求的用户,但是2G却停滞不前,当年的G和C没有太大差别,所以很不好处理两者的关系和政策,现如今G和W的体验却有很大不同,G网的政策影响不了W多少,那还不拿G网和移动血拼,一雪前耻,移动不是有钱吗,过去下了血本的收卡、收手机、搞集团网,现在还是一样,关键是看移动还能撑得了多久。
网友gechangwei:应对移动V网的还击
大型虚拟网对收入的直接影响是话务替代引发的减收效应.若某地移动将大众市场虚拟网的规模搞得十分之大,那么因话务替代效应显著,虚拟网客户的平均资费大幅下降,所以会在新增市场上形成很强的吸引力,形成“滚雪球效应”,对竞争对手构成非常大的压力。但竞争对手因不具备规模优势,所以同样用虚拟网来还击根本难以凑效。一种最可能的策略就是全面降价,以超低资费套餐来吸引用户,以保住自己的份额。更有激进者,可能会采取网内畅打这类手段,以两败俱伤的方式来进行应对。查看更多
》》》策略有绝妙之处
        面对V网的围追堵截,联通祭出“随意打”,2G上的随意打,不会损害3G业务?
网友iamaboypig:,随意打绝对是利大于弊的好策略
行业发展趋势。很多人都说“随意打”拖垮行业,其实这才是行业发展趋势。纵观全球大型运营商,进入3G时代语音收入比例都趋于减小,且大都实行网内通信免费或是低价包月。国内运营商如何提高数据和应用收入,才是符合通信行业的发展规律。当然,移动因为TD不给力问题,目前只能死抱住语音这棵要钱树不放也可以理解,期待移动TD-LTE强势回归。查看更多
网友香草子:不会损害3G业务
       随意打只限于2G用户,对联通的3G业务一点伤害也没有。反正2G的基站,闲着也是闲着,没人用的时候,电费、维护费一样不少,倒不如放开打,群众喜欢,联通也乐得赚点网间结算费。而且,可以从侧面促进3G业务的拓展,这么好的业务,怎么就叫无能?移动的V网这水泼不进,不这样做,你有什么好招?
网友五道口:联通此举划算
         到年底,整个联通只有1/3的营业收入来自2G。移动95%以上的收入来自2G。浙江联通的2G应该不到1/3,移动的利润考核被这种非对称的杠杆,撬的会损失太大,这种博弈当然划算。
网友fengran:随意打真是打到了移动的7寸
实行1个多月了,知道浙江每天新开卡随意打用户是多少么?大几千啊,而且知道这些新开卡用户的ARPU值是多少么,要超过原浙江2G的ARPU值啊,因为除了网内打,还有打移动和电信啊,浙江联通2G市场才百分之十几啊。原有用户新绑随意打套餐的ARPU值也没有显著下降啊。如果现在的增长速度可以持续,一年就是新增200万+的用户啊,每人年消费400来计算也是将近10个亿的增长啊。你看看全国联通每月的2G新增用户是多少,才十几万啊。查看更多
》》》随意打动了谁的奶酪
     随意打,打在了谁的心上?企业营收,员工福利还是整个语音生态系统。
    网友不停游泳不是鱼:细数随意打诱惑的用户群
对联通2G用户,随意打当然有吸引力啊!有网友分析联通用户户均月网内通话费是5.5元,这下可以降到3元啦!省了2.5元啊!省了早餐油饼钱了,真的要感谢联通啊!有网友说5.5元是平均值,还有大于5.5元的用户,这批用户更要感谢联通啊,可以省下午餐盒饭钱了!.最感谢联通的,当然是话费大户,连晚饭钱都有啦啊!这年头涨工资虽然不现实,还好有联通啊。查看更多
网友kaola0839:行业生态失衡,随意打极端但目标明确
        其实通信行业到了今天这样溃烂的境地,首先就是通管局没有履行好监管职责,傍大款、拉偏架,经常到运营商拉赞助,尸位素餐。市场竞争少的中石油、中石化,多的银行业几十家,都没有像通信行业这样恶性竞争,原因就是行业管理的机构监管到位;其次是移动对于其他两家竞争的不择手段,恶性竞争从移动员工的嘴里说出来好像一个笑话。查看更多
网友冒牌通信人:严重影响企业收入
       叫停不叫停的没有用,其实2天之内就可以开他个10万8万的卡,然后让代理商卖(营业厅不办理)。关键问题是这种做法严重影响收入的,我亲身经历的,去一个比较繁华的代理收费那里,人家在抱怨,以前每天缴费的金额大概10000多,现在每天2000多。 这个不是是否更智慧,一个企业就可橇动商业模式,试想想如果过去固网运营商一开始运营数据业务就是流量经营模式,那么现在日子会非常好过,商业模式一旦建立,由高资费模式变为低收费模式很容易,变为高收费模式则基本不太可能。
网友从莫尔斯到宽带:牺牲了员工的劳动价值
       有说动了中移动的,有说动了中移动和中电信的,有说话音业务就该免费的,是施惠于民等等。2011年国内,三家通信运营商固、移的话音业务收入一千好几百万。这些收入刨去成本(包括税收、和国家计提的费用),填补了运营商的建设投资和业务发展投资,运营商员工并没落到一分钱好处,网、运、维员工收入和过去一年同期比降多升少。这一两千亿话音业务收入是小数吗,国企企业管理人员违规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不该追责吗。员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又一年的劳动价值就这么被高管胡玩变成了学费了?查看更多
网友从莫尔斯到宽带:受伤的是整个语音生态系统
本地网随意打这一说法牵扯了话音通信运营商资费概念,固网的虚拟用户交换机,移网的虚拟群都是有一定的用户对象和规模边界。如果整个本地网都随意打,那么中电信就可以在推这个业务时将cdma座机绑着推出,相信各大小企业都会蜂拥而上,用cdma座机替代自己的办公电话网。中移动也有固定座机。办公电话网会演变成为固定座机+手机。没有用户会拒绝免费的通信手段。真放开了玩,尤其在南方,第一个被玩残的必定是中联通,伤害的是整个话音通信业务运营生态。
》》》负面效应接踵而至
      如此随意无限之举,是不是有损伤内力的隐患?是破釜沉舟还是自掘坟墓?
      网友k836:被叫停是自讨苦吃
      通管局早就下文禁止网内外差价,难道不知道?实际上这个政策是扶持弱势运营商的,当初联通被移动网内外差别定价的短信和语音打得满地找牙,难道忘了?自己主动挑起无限打价格战,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推出随意打,说明联通对3G发展已经失去耐心,又回到了语音价格战的老路,当年是G/C双网互博,现在变成了围绕KPI大棒的2G/3G互博。联通与其和通管局纠缠于语音价格,还不如争取运营商定制手机同频可以锁网的政策。
网友netameng:短期效应后会自尝苦果
       类似这种策略,我记得当年哈尔滨联通搞过一个150包1000元的政策,在当时的资费环境下,基本相当于极度优惠了。放号量火爆,但可惜的是,实际市场发展表明,类似的政策在短期的效应过后,对自己的损失,远远大于对竞争对手的冲击。浙江这个政策,实际上是不再区分用户群体,通过网内免费,快速拉动用户规模的提升。以规模换取效益,但与之对应的是,用户ARPU的快速下降。在以前曾经有个争论,就是用户规模与ARPU究竟如何取舍的关系。企业最终的发展,还是要靠获利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创收。不顾及获利的创收,在互联网企业上表现得极为充分。
       网友see1see:“无限”是短视行为
      就像以前的什么无限流量卡,现在想收都收不回去,我们这个地方10年前移动开的20元本地网内任打,当时是发挥了很大作用,一举把联通的上升势头打下去了,但是最近几年想花大力气回收还收不回去,另外专门给这种卡开了很优惠的套餐,也收编不过来,每次优惠(存*送*、存*送手机什么的)剔除这种任打套餐,他们也不放弃,这种卡接听除本地网内之外的号码可是要收钱的,他们都不放弃。现在这种卡在我们这里本地的市场上转手可以卖到千元以上。
网友gechangwei:需警惕负面效应
网内包月无限打并非新鲜事物,国外一些非主导运营商也经常这么做,不过主导者很少这么做,就算做了也会有个较高的消费门槛。可以预料的是,国内搞“无限”的运营商注定会悲剧,过往案例不胜枚举。因为国外的“无限”实际都是有限,他们依靠“公平使用政策”确保“无限”不会被滥用,而国内从无此政策。
对于语音无限畅打,移动当年是有过足够教训的:1.杭州校园虚拟网无限打,很多人拨通后就一直不挂,当对讲机用,结果就是网络质量迅速恶化,很难拨通。越难拨通就越不挂,越不挂就越难拨通。2.绍兴出租司机虚拟网,也是被作为对讲机用,导致整个市区的网络质量恶化。
网友jiantx2000:价格战这种战术不高明
来看看那些国际上NB的运营商们,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哪里呢?定制终端,创新服务,靠差异化吸引客户,做大市场,当然也包括价格战。由于我本人是在终端商的公司上班,有机会接触各个运营商给我们提出的定制需求,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看看人家Verizon,Vodafon,Docomo提出的需求,再看看咱们亲爱的operator们提出的需求,简直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假如真有一天,我们的通信市场也要对外开放的话,就目前的技战术水平而言,只能坐以待毙了。 查看更多

》》》结果猜想-胜负难定
这场用户争夺战谁胜谁负已经不重要,元气大伤或许是必然结果。
网友lava1003:坐等联通元气大伤
请通管局让随意打再飞一会儿吧!等随意打有了一定的效应,移动最终会有选择跟进,联通会大败,市场份额下降,收入利润双输,员工待遇下滑,最终员工当炮灰。为什么联通会大败?历史上哪次价格战,不是联通挑起开始,于联通大败结束,行业资费下滑,联通境遇一次比一次难。联通就靠WCDMA,主要还是靠苹果,获得了不错的发展。要好好在方面深耕,走差异化道路,广积粮高筑墙,低调几年会死嘛。你现在有挑战移动的资本嘛,就靠这玩意儿你就能打掉移动的利润?领导有短期业绩,过段时间挪位置,它有这个冲动,下面的人也跟着起哄?查看更多
网友greatbal:联通不一定会输
LT不一定会输,因为即使在这上面输了,国家说不定再来个政策,让YD给个1000亿填补一下;YD一定输,即使赢了还是输,理由见上;DX一定输,因为通信费用降了;说光脚不怕穿鞋的人不一定输,因为可能挪位置了;
多比比覆盖、比比终端、比比质量、比比服务,这些是通过努力能提升的东西,少比价格。
网友gechangwei:移动加强亲情网,联通随意打不攻自破
对于移动用户,什么样的客户可能会对联通的网内包月畅打感兴趣呢?简单取数,发现最多只有1%用户可能受影响,条件如下: 跟联通互通时长较大(>100分钟);互通话务占比超过30%; 没办虚拟网或虚拟网话务很低;没办亲情网,因为亲情网更优惠;中低端用户;没有参与各类补贴。对于普通用户,我认为联通随意打比不过移动的“家庭亲情网”。只要移动加强家庭亲情网的宣传,联通这个随意打不攻自破。查看更多
网友彭总法帝神:2G随意打与3G统一价,联通双手互搏能修成正果?
用随意打绞杀移动2g低端用户,用wcdma全国统一大流量套餐及iphone挖角移动高端客户。这种双手互搏的策略能否使联通“功力倍增”?可能下一步,双卡双待,一张2g随意打,一张3g大流量,是否能成为商务人士的首选?随意打” 出台时机颇怪,早不出晚不出,农民工返城不出,也不等到电信日。偏偏在电信iphone开卖后出台,颇有些意味。查看更多

网友steve-jobs:不同的局面,不同的期待
对于联通2G是过去,可以预见的是,不会超过8年,迟早要退服,和2009年前后的小灵通一样。卖的再烂,就是为了拉移动下水。而3G流量卡,对于几年前和当今的中电信,都是未来,所以当时不限量的决策才是错误的。电信应该将cdma-2G,也搞成随意打,这才是聪明的决策。在10年前的移动本地网内任意打,那也是将10年前的未来移动自己的宝贝——2G,透支了。现在移动不敢退服2G,转到TD的。不同的局面,不同的期待,不同的阶段,选择就有不同。这就是浙江联通的绝妙之处。
C114记者桑菊:解读移动联通攻防战-田忌赛马中的商业逻辑
联通现在所推出的随意打,缺乏一个合理的商业逻辑。可能现在的GSM网络利用率非常低,通过扩张性的资费策略能够吸引到很多用户。但如果用户规模上升到一个临界点,联通会对GSM网络进行进一步的升级扩容吗?联通的话音随意打也好,中国移动的数据随意送也罢,都是着眼于眼前的无奈之举。但话音业务的商业模型正在消亡,而数据业务的商业模型则未完全成熟。但站在一个普通的消费者的立场上,你如果不计较用户体验的话,这应该是一个好事情。比如,你可以办一张联通的卡做话音,办一张移动的卡用来上网。

推荐产品